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基础理论教研室,后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2018年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9年10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6个教研室,承担全校本科生、专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以及面向师范生开设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按照师生配比,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44人,其中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3人、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1人、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1人,3人荣获“京鲁奖教金”,已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扎实、热爱教学事业、勇于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

    学院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不断夯实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地位。近年来,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二等奖1项,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首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山东省第五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创新比赛三等奖1项。

    学院坚持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建有首批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人格成长研究中心”,后又获批成立“山东管理学院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成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山东管理学院劳动育人团队”。在成果产出方面,近年来立项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17项、校级课题29项、横向课题22项,科研成果获奖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D类以上论文11篇,出版著作3部。

    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先后获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项。投资100万元建有VR党建思政教育中心,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开展品读马列经典讲读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活动,构建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格局。思政课教师获全省“我来讲党课”微视频比赛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团队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本科组三等奖1项,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本科组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在首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我与党的二十大”课程思政短视频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全省一等奖1项。

    学院突出“思政+劳育”课程育人特色,承担全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获批第三批省级本科一流课程、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智慧树精品课程,在线课程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三等奖;出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通论》教材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全国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好教材;劳动教育案例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展播示范案例、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典型作品、山东省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案例、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教学类)二等奖;“高校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项目获批全国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第二批)立项;1项劳动教育联合申报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努力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向高校示范马院建设目标奋力迈进!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



历城校区: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60号    邮编:250100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区丁香路3500号  邮编:250357
版权所有: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marx.sd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