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走进校内外思政教育场馆

    2024年11月18日 08:05  点击:

    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各门思政课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思政教育场馆资源,构建课内课外协同、校内校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2024-2025秋季学期以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同进互补原则,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等课程教学内容,先后组织2024级部分学生到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山东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馆和匠心苑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喜爱。

    在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同学们在德法教研室主任刘潆和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中医馆、中药馆、专题馆、生命科学馆,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和弘扬下去。同学们表示将继续关注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和实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翟千惠(2024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班)分享道:在参观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和许多中医药知识。参观馆中陈列的各类中医药文物、标本和事物,激发了我对中医药学的强烈兴趣和探索欲望。馆中展示的中医药知识和研究成果,让我学到了古代医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增强了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山东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馆,刘潆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观赏和学习刻瓷技艺、木版年画体验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之旅,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学生郑慧(20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感慨道:馆内,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如繁星点缀,无论是细腻温婉的刺绣,还是生动传神的泥塑,都透露出匠人对手艺的极致追求与热爱。特别是那精致的拓印体验,让我深切感受到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递。此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我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让这份宝贵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匠心苑”广场,李冰冰老师结合理论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开展现场教学,对劳动主题雕塑和劳动模范事迹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导学生们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增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

    学生李小婧(2024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行走的思政课,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是实践的体验与心灵的触动,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匠心苑所蕴含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未来,我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新青年、新使命的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动“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教学形式,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激励广大学子不负青春韶华,勇担使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提升育人效果。

                                                                 (图文\刘潆  审核\齐敏  编辑\邵珠平)

历城校区: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60号    邮编:250100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区丁香路3500号  邮编:250357
版权所有: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marx.sd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