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菊,副教授。毕业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学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的科研课题:
1.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打工文化”的塑造研究》(结题)。
2.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建国以来我国劳动文化变迁与和谐劳动文化构建》(结题)。
3.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大数据背景下泰山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结题)。
4.泰安市社科理论课题《虚拟养老院在泰安市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分析》(结题)。
5.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价值思想研究》,(在研)。
6.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重点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背后的故事》(结题)。
7.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与实践路径研究》(在研)。
8.山东社科规划项目《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及干预研究》(结题)。
主持的教改课题: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课题《混合式学习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结题)。
2.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在研)。
主持的科研团队:
1.校级科研团队《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科研论文:
1.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the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685,2014,独立,EI检索。
2.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Disposal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ICETA 2015,独立,EI检索。
3.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政府价值思想,《学术论坛》,2015年第4期。
4.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分析和借鉴,《世界农业》,2015年第2期。
5.马克思政府价值观的解读维度,《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6.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逻辑生成,《理论导刊》,2016年第4期。
7.政府大数据能力建设研究,《电子政务》,2016年第7期。
8.基于长尾理论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构建,《山东工会论坛》,2018年第9期。
9.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及应对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专著:
1.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价值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成果获奖:
1.马克思政府价值观的解读维度,获山东省高校人文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建国以来我国劳动文化变迁与和谐劳动文化构建,获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